热门话题
#
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
#
有消息称 Pump.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,引发市场猜测
#
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.Fun 风头正劲
魔尼觉得要祛魅的不是“车头和KOL”,更深层的问题是——大多数人没意识到:从传播链上来看,推特一直都是信息的尾端。
一个 MeMe 经典闭环是这样的:
1,线下组局:庄家和项目方组局,策划叙事,分配节点,每人带任务。
2,初步预热:KOL机构开始找人做小规模的投放、选择自家人来“造神KOL”,同时推高“人造KOL”的喊单胜率为以后铺垫。
3,链上活跃:庄家手里掌握的“聪明钱和庄家前” 开始扫货,交易频率飙升;gmgn 和 Axiom 扫链,异动信号响起。
4,扫链播报:P小将在核心群内发布链上截图、地址分析,形成“技术背书”。
5,叙事坐实: 叙事 和链上数据互为因果,散户信心瞬间拉满,开始主动传播。
6,全面爆发:meme 情绪引爆推特,流量 + 筹码高位聚集。
7,庄家抽身:伟大撤退。
而我们大多数人所处的位置,始终是在“全面爆发”的下半段,
而且就连这“爆发期”内部,其实也分等级:
【组局机构 → 私密群租传播 → 半核心群激活 → 没背景的头部P小将发现→ 小群传播→TG散播 → 推特传播 → 情绪外溢】
每一步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
而你,可能是从第5步才开始“TG散播”;从第6步的“推特传播”才开始“相信”;到第7步的“情绪外溢”,才“终于下定决心上车”——刚好,给别人做了流动性出口。这不是你菜,而是你从未在传播链的前端。
当然,处在传播链的尾端是可以挣钱的,但得明白:我们能够在尾端能挣的钱,其实是“上面的人故意留下来的”。
尾端挣钱 =
情绪顺风 + 流动性衔接 + 运气站位。
很多时候:
KOL喊单 ≠ 他拿得早 ≠ 他看得准
相反,他喊单,可能只是因为他也知道叙事走到尾端,需要一个“声音出口”;他不是想带你上车,他是想把你“安排在他出货的后面”,就这么简单。
而且从上面meme闭环逻辑你也能看出来,KOL的投研能力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,
因为他们在整个传播链中,不是靠“研究”来立足的,而是靠以下三样东西:
1,话术能力 > 投研能力
大多数 KOL 不需要真的能“看懂”项目或链上逻辑,他们只要能写一手煽动性的文字,且有不错的真人粉丝和好的流量,
KOL不需要挖矿,只需要播音,
就足以完成他们在传播链条中的“任务”。
2,传播节点价值 > 信息判断价值
很多人误以为KOL的核心是判断力,其实KOL就是流量转发器:
是他们的“节点位置”让他们产生影响力,
而不是他们的判断创造价值。
KOL 的任务不是“发掘机会”,而是帮助庄家组局的叙事穿透更多人群,产生集体共识幻觉。
3. 叙事配合度 > 投资胜率
很多时候,项目方、庄家、FNF 都需要一个人站出来背叙事,KOL 的作用是:“扮演相信的人”。他们喊不喊单、发不发推、怎么发,其实都不是基于投研,
而是基于 timing 和分工——
你发,我出货;你造图,我接话;你喊盘,我做量,所以他们是否真的看懂,并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:他们能不能在该他们出场的时候,喊出正确的话。
反过来你就会明白:
真有投研能力的人,往往不愿意当 KOL,真有 alpha 的人,也懒得复盘、讲故事。
而你看到像魔尼这样的“懂哥”,往往只是还没有接到广子,还在做流量的奴隶罢了。

35.28K
热门
排行
收藏